全美港口陷死亡擁堵,貨船一個月無法進港,出口訂單透支嚴重,我國須早做準備
2021-10-05 21:58 來源:包裝地帶 責編:張曉丹
- 摘要:
- 萬萬沒想到,疫情給美國帶來的是購物狂歡。由于美政府向選民天量發錢和食物銀行瘋狂輸出,加上禁足令限制了旅游、球賽等活動,因而只能拿著錢霍霍實物商品,由此推動了美國商品進口量的空前激增。
南加州海洋交易所執行董事Kip Loutit告訴托運人:
通常我們的VTS(船舶交通服務)在25英里的范圍內,這為等待貨船提供了50英里的漂流直徑。我們可以將這一數字再擴展40英里,考慮到天氣和能見度,等待貨船有80英里的漂流半徑。
不止是洛杉磯-長灘港,紐約-新澤西碼頭也擁堵很嚴重,許多貨船被迫等待數周才能進港。
紐約-新澤西港的衛星圖片顯示,紐約港口的壓力不一定比洛杉磯要小。
全球貨運面臨崩潰,或影響“黑色星期五”購物狂歡
在下個月就迎來一年一度最大購物季——“黑色星期五”的前夕,數十億美元的商品積壓在洛杉磯外海無法靠岸,一些貨船等待了一個月仍然無法卸貨。
目前距離圣誕節只有80天,距離感恩節也不足8周的時間,很多喜歡的商品可能無法準時抵達,屆時“黑色星期五”可能要取消。
物流專家警告:這可能對經濟“全球化”帶來毀滅性的影響,如果繼續任其發展下去,全球貿易將宣告終結。
貨船被迫停靠在外海,造成貨船的周轉率降低,運費也飆升。在新冠疫情之前,將一個集裝箱從中國運往美國西海岸的成本約為 1300 美元。如今,這一成本呈指數級增長,運輸一個集裝箱的成本約為3.5萬美元。
《每日郵報》報道,物流專家表示,這將讓此前引以為豪的經濟全球化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個代表世界各地航運工人的工會聯盟警告稱,“全球運輸系統即將崩潰”。
這個工會聯盟在周三的一封公開信中說:“我們正在目睹包括電子產品、食品、燃料和醫療用品在內的必需品,出現前所未有的中斷和全球延誤和短缺。”
分析人士表示,事實上國際物流一直比較緊張,拜登的疫苗強制接種,讓這種緊張局面雪上加霜。
美聯儲退出QE臨近,或重創出口國
中國有句諺語,叫做“盛極必衰”。2020年以來,中國出口迎來了大爆發,很多國人一味沾沾自喜,卻未能看到背后掩藏的危機。
突發疫情導致美國政府透支了債務,美國人透支了消費,然而,美聯儲多印的美元是要回收的,28萬億美元的美債是要還的,透支的消費將會在未來一段時間達成平衡,這后面對過于倚賴出口的中國來說,肯定是一場大危機。
這一次的出口繁榮,實際上是美國政府給實體企業和個人發錢,NGO組織拼命給大家發食物,引爆了美國的需求。而中國作為世界工廠,2020年依靠30萬億的社融增量和超過20萬億的M2增量,極大地增加了生產產能。中美兩國,是一個愿買,一個愿賣。
不過,隨著美聯儲展開天量逆回購,接下來退出QE和加息,不僅會抑制美國人的消費,還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中國的出口。因此,如果中國不能在內循環上做好準備,強大的出口動能一旦熄火,后果將不堪設想。
過去一周,美聯儲連續兩輪逆回購,回收約3萬億美元的流動性,實施逆回購后,未來可能還會縮減QE、甚至加息已在路上。
從過去一段時間來看,我們頻頻聽說的“雙減”、“均貧富”、“雙控”、“恒大危機”等事件,隱隱約約看到國家增強內循環,削弱對外循環依賴的一盤大棋。
接下來,是考驗中國內循環成色的時候了。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