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能快速成型 如何更“親民”?
2013-04-10 09:57 來源:南方日報 責編:陳莎莎
- 摘要:
- 3D打印可通過電腦控制把材料層層疊加,最終將計算機中的設計圖變為實物。圖為深圳一家公司通過自主研發的3D打印設備,打印出的鏤空手機外殼、動漫形象、眼鏡框、牙托等各種樣品。
瓶頸:技術、打印材料成發展難題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朱云表示,“3D打印是個很簡單的計算機成型技術,對產品個性化等影響更大,但目前能打印的材料有限,所以對3D打印不能太夸張,也不可小視。”
在3D打印推廣的過程中,用什么材料來打印非常關鍵。據閻焱日前透露,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在3D打印材料上也許會有一些令人欣喜的消息,對一些傳統的材料做出了革命性的突破。光啟研究院相關負責人本周一告訴記者,目前光啟不做3D打印機的材料,不過光啟將要用3D打印機來制作超材料。
“今天的3D打印材料并不能滿足大多數的商品需求。”據業內人士介紹,3D打印行業正在尋求更多種類的材料和對它們的長期、短期性能的完善認識,比如在制模應用中只需要樣板模型,對材料的要求并不算高,但對于生產來說,若想確定材料在整個壽命過程中的機械性能、熱性能和電氣性能的完整數據,就對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陳文娟告訴記者,材料問題確實是3D打印應用推廣的最大障礙,也是全行業的瓶頸問題,現在很多材料主要還是依賴國外。目前維示泰克開發并已投入市場的3D打印材料主要是ABS工程塑料、PLA生物塑料,和具有特殊功能的夜光、變色、導電等的功能性材料。材料價格低廉,1克材料的價格不到0.1元人民幣。該公司下一步將根據市場的多元化需求,與一些企業和科研機構合作,自主研發更多新的材料。
當然,3D打印材料的局限在帶來嚴峻挑戰的同時,也蘊藏著巨大的機遇。業內人士認為,3D打印給發展新型材料帶來了機會,尤其是復合材料和金屬合金,在對多孔性和微結構的控制以及分級材料的應用上也存在發展新型材料的可能性。
閻焱表示,3D打印材料方面的研發和投入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中國在基礎材料的研發和投入上還不太夠,需要投資界、產業界共同努力。易凱資本首席執行官王冉認為,目前3D打印技術主要服務于制造業和DIY愛好者,但中國DIY市場太小,且3D打印材料局限,應用難以普及。他認為,3D打印的成本過高,難以取代傳統制造業。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朱云來在3D制造分論壇上也表示,3D打印是個很簡單的計算機成型技術,對產品個性化等影響更大,但目前能打印的材料有限,所以對3D打印不能太夸張,也不可小視。“產品廠商拼的是你的產品到市場的時間,如果你不趕上,那對你的行業沖擊也是不可小視的。”
多年與中國供應商打交道的環球資源企業事務總裁裴克為(CraigPepples)告訴記者,各地很多供應商都非常關注3D打印技術,并有供應商表示有客戶用3D打印技術制作樣品,但多認為3D打印近幾年內進入批量生產階段不太可能,成本會很高,但未來也可能有一些變化。
國外某權威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在3D技術使用上,北美占據了全球的四成左右,歐洲接近三成,亞太地區排名第三,約占26.3%,其它地區則累計占4.4%。不過,從各個地區賣出的設備來看,亞洲卻僅占5.7%,接近三分之二的設備是從美國賣出的。
據了解,深圳目前從事3D打印設備的企業數量還不多,在3D打印材料方面相對熱鬧一些。今年1月,有聚酰亞胺產業鏈的深圳惠程表示有意憑借材料優勢進軍航空航天3D打印市場。
深圳市近期發布的《深圳IT產業發展報告》時指出,深圳將加快打造3D打印技術的移動平臺,數字3D打印在工業設計、文化娛樂、汽車、航空航天、醫療衛生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實現20%-30%的持續增長速度。
-
相關新聞:
- ·德國發明世界首臺具備自我復制的3D打印機 2013.04.10
- ·3D打印是誰的魔術棒? 2013.04.08
- ·3D打印醫學新應用:重塑病人毀容面部 2013.04.07
- ·3D打印10大優勢:無須組裝 2013.04.06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