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品應堅持兩個“效益”
2010-06-22 08:38 來源:光明日報 責編:Crystal
- 摘要:
- 最近一段時間,電視“相親熱”以及隨之而來的“拜金”、“炫富”現(xiàn)象,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人們在批評、譴責此類低俗現(xiàn)象的同時,也開始反思:我們的電視節(jié)目以至廣泛意義上的文化產品,應該秉持什么樣的原則?
【CPP114】訊:最近一段時間,電視“相親熱”以及隨之而來的“拜金”、“炫富”現(xiàn)象,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人們在批評、譴責此類低俗現(xiàn)象的同時,也開始反思:我們的電視節(jié)目以至廣泛意義上的文化產品,應該秉持什么樣的原則?為了獲得經濟效益,是不是可以滿足某些低級趣味?為了贏得市場競爭,是不是可以毫無顧忌地炮制某些挑戰(zhàn)社會道德的賣點?
在我國文化體制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上述這些問題不是局限在某個節(jié)目或某類文化產品中,而是突出地反映了在生產文化產品過程中尚未得到徹底解決的一個普遍癥結。一些文化單位在體制改革中,還沒有很好地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結合起來,沒有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有的過分看重經濟利益。一些文化產品樣式追求新奇刺激,價值內涵流于庸俗,甚至明顯背離道德底線,但由于可能獲得頗為可觀的市場效益,便呈現(xiàn)泛濫的趨勢。無論是曾風行一時的某些“選秀”,還是當下炙手可熱的“相親”,一波接一波的熱潮過后,殘留的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失衡。這個失衡問題,正是我們在清理低俗文化產品中需要著重解決的要害所在。
新世紀以來,文化體制改革方興未艾,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形勢喜人。從2003年國務院關于文化體制改革的兩個規(guī)定的印發(fā)到2006年《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的出臺,再到2009年《文化產業(yè)振興規(guī)劃》的頒布,我國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業(yè)雙管齊下,激活了全社會的文化創(chuàng)造力。在這個過程中,“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實現(xiàn)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tǒng)一”,始終是一個恒定不變的原則。任何文化產品,不論形式如何出新,內容如何豐富,最終都要有益于滿足大眾的文化需求,有益于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如果一個文化產品缺乏應有的社會效益,那么它的經濟效益就失去存在的依據,就會淪為不折不扣的文化糟粕。這樣的糟粕即使能贏得一時的“青睞”,最終也會為人所唾棄。事實證明,任何文化產品只有在堅持社會效益的前提下著意創(chuàng)新,才能獲得真正的活力,也才能贏得長久的經濟效益。
當前,在文化產業(yè)振興戰(zhàn)略的引領下,很多文化企業(yè)和機構都積極行動起來,敢于嘗試,敢于創(chuàng)新,極大地繁榮了文化市場。但在不斷出新品的同時,更為重要的是出精品。真正的文化精品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tǒng)一,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鮮明體現(xiàn)。這一點,我們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都要堅持。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華南最大文化產品交易市場落戶深圳
我國印刷品一季度出口居文化產品出口首位
湖北襄樊市襄陽區(qū)文化局提速印刷經營許可審批
青海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叢書出版
在我國文化體制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上述這些問題不是局限在某個節(jié)目或某類文化產品中,而是突出地反映了在生產文化產品過程中尚未得到徹底解決的一個普遍癥結。一些文化單位在體制改革中,還沒有很好地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結合起來,沒有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有的過分看重經濟利益。一些文化產品樣式追求新奇刺激,價值內涵流于庸俗,甚至明顯背離道德底線,但由于可能獲得頗為可觀的市場效益,便呈現(xiàn)泛濫的趨勢。無論是曾風行一時的某些“選秀”,還是當下炙手可熱的“相親”,一波接一波的熱潮過后,殘留的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失衡。這個失衡問題,正是我們在清理低俗文化產品中需要著重解決的要害所在。
新世紀以來,文化體制改革方興未艾,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形勢喜人。從2003年國務院關于文化體制改革的兩個規(guī)定的印發(fā)到2006年《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的出臺,再到2009年《文化產業(yè)振興規(guī)劃》的頒布,我國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業(yè)雙管齊下,激活了全社會的文化創(chuàng)造力。在這個過程中,“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實現(xiàn)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tǒng)一”,始終是一個恒定不變的原則。任何文化產品,不論形式如何出新,內容如何豐富,最終都要有益于滿足大眾的文化需求,有益于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如果一個文化產品缺乏應有的社會效益,那么它的經濟效益就失去存在的依據,就會淪為不折不扣的文化糟粕。這樣的糟粕即使能贏得一時的“青睞”,最終也會為人所唾棄。事實證明,任何文化產品只有在堅持社會效益的前提下著意創(chuàng)新,才能獲得真正的活力,也才能贏得長久的經濟效益。
當前,在文化產業(yè)振興戰(zhàn)略的引領下,很多文化企業(yè)和機構都積極行動起來,敢于嘗試,敢于創(chuàng)新,極大地繁榮了文化市場。但在不斷出新品的同時,更為重要的是出精品。真正的文化精品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tǒng)一,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鮮明體現(xiàn)。這一點,我們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都要堅持。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華南最大文化產品交易市場落戶深圳
我國印刷品一季度出口居文化產品出口首位
湖北襄樊市襄陽區(qū)文化局提速印刷經營許可審批
青海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叢書出版
-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